2024年5月23日晚,应澳门永利5335cc历史地理研究所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李晓杰教授于振华楼澳门永利5335cc103教室,开展题为《<水经注>研究的“前世”与“今生”》的精彩讲座,重点分享研究团队在《水经注》研究方面的阶段性成果。讲座由澳门永利晏昌贵教授主持,徐少华教授、郑威教授、毋有江副教授、梁振涛博士后、赵堉燊博士后等老师,及相关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数十人到场聆听,气氛热烈。
首先,李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解题。“前世”简称为“郦学史”,“今生”即指其领导团队进行的当代研究。接着,李教授指出,在《水经》基础之上诞生、文字增益至30万字的《水经注》,在体例上有“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的特点,即以水道为纲领,通过水道论证地理,以地理来保存古事古迹。其以水道为纲的特征,于众多地理典籍中显得尤为突出。自金代起,学者们开始专门研究这部书,且多有佳作,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郦学”。宋代以后,《水经注》的地位又因其古本系统的传承和发扬,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清人更进一步,认为它是“宇宙未有之奇书”,拥有“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独特地位。
其次,李教授开始梳理《水经注》的版本流传历程。《水经》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成书,北魏郦道元参阅汉魏以来的文字与地图资料,撰成《水经注》。宋代诞生了最早的《水经注》刻本,明代以后,郦学开始兴盛,古本与今本两大系统开始分化、形成。随后,李教授提到,前辈学者研究在版本校笺、地理问题以及《水经注图》等方面虽然成果不菲,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历史地理学研究兴起后,谭其骧、陈桥驿、周振鹤等先生强调“新撰《水经注疏》、新绘《水经注图》”之重要性。李教授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他向大家展示了其团队自2011年以来在文本校勘、史源探究、地图绘制、地理考释,即“校笺图释”四大方面取得的最新学术成果、已出版书籍的文字体例及其内在逻辑,等等。在以往郦学研究的基础上,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在地图绘制方面,李教授展示并讲解了大量的可视化复原地图。他强调,其团队重视利用相关传世文献、考古资料以及GIS数据分析手段,致力于为历史文献学、地理学、考古学、农田水利等领域提供创新性成果。这些专题地图数目繁多、内容丰富、制图科学,如兼顾特殊地貌与水道分布的山原溪谷地理图、可供考古发掘借鉴的《水经·穀水注》洛阳城图、精确度与表意性进一步增强的含等高线水系分篇图等。接着,李教授介绍了其新绘《水经注图集》《水经注》释地空间数据库、网络电子地图等新项目与新方向,设计思路科学合理,开拓了一众师生的眼界,并取得广泛认可。
讲座结束后,晏昌贵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高度评价李晓杰教授在《水经注》研究方面的前沿性贡献,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与讲座的所闻所感,积极提问,得到李教授真诚的回答。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博士生申雨康 供稿)
李晓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水经注》、中国古代史及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东汉政区地理》、《疆域与政区》、《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五代十国卷)、主编《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汾水涑水流域诸篇、洛水流域诸篇)、主撰《古本与今本:现存〈水经注〉版本汇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