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News
更多>>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商周冶金考古前沿》讲座在澳门永利顺利举办
作者: 来源:澳门永利5335cc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3-04-20

4月16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副教授刘思然、特聘副教授张吉两位老师,并博士孙振飞同学莅临澳门永利,就冶金考古相关问题进行分享并展开讲座。在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中,上午10:00,孙振飞博士就阜阳台家寺遗址出土铸铜遗物的分析结果,探讨了中商时期江淮地区青铜产业的相关发现与问题。下午14:30,刘思然、张吉两位老师于澳门永利5335cc101报告厅分别进行学术讲座,由澳门永利5335cc孙卓副教授主持,澳门永利5335cc张昌平教授、何晓琳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对话。

基于铸铜遗存的江淮地区中商青铜产业研究

孙振飞博士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中商时期的政治文化格局与地区关系较早商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青铜手工业方面也体现了过渡性特征。江淮地区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高等级青铜器和大规模青铜礼器生产活动。因此,在操作链和技术选择理论下,研究江淮地区青铜手工业生产,可还原这一时期的技术图景和产业格局,与其他地区,如中原、江汉地区的比较,也有助于研究中商时期政治格局与地区关系。

孙振飞博士分享个人研究成果

孙博士从青铜冶金工艺、铸型材料生产技术和物料产源与流通三个方面介绍了他对于台家寺、迎水寺遗址的近期研究进展。青铜冶金工艺方面,他认为台家寺和迎水寺遗址具有一致的铜物料特征和青铜生产工艺,但两者的等级和生产产品不同,表示高等级遗址可能直接将原始铜物料而非精炼后纯铜分配到低等级遗址,并且共享生产技术。此外,北科大团队提出了反射光谱+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旨在快速识别微小炉渣并确认其性质,对于研究遗址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潜力。

铸型材料生产技术方面,孙博士认为,台家寺存在至少两种范料组合方式,分别为纹饰面料与背料按压组合,纹饰范与素面范嵌料组合。几类铸型材料原料处理上存在区别,纹饰面料通过深度淘洗去除黏土制成,而素面范和芯则通过羼入河砂制成。台家寺的铸型材料整体烧制温度在300-400摄氏度之间。

物料产源和流通方面,孙博士发现台家寺、迎水寺、以及同时期郭元咀和洹北商城遗址大部分炉渣与小件铜器为高放射性成因铅。台家寺、迎水寺和郭元咀遗址中也存在普通铅,主要为与后期合金无关的精炼渣或含铁的纯铜熔炼渣,与长江中游商代铜冶炼炉渣吻合。且台家寺和迎水寺遗址使用铜料为硫化矿,同样与长江中游商代冶炼铜矿物类型吻合。孙博士还通过微量元素对比,认为台家寺在合金过程中锡主要以矿物而非金属的形式引入。最后,孙博士对目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他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上午的演讲是一个小范围的学术活动。参加人员都是商周考古方向的老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演讲结束后,多位老师和博士研究生就台家寺遗址陶范形制特征,范料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以及田野考古中的冶金遗物识别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商代早期金属物料来源研究

刘思然副教授

讲座伊始,刘思然副教授以“商代早期金属物料来源研究”为题作报告。刘老师首先回顾了商代金属物料来源研究的相关问题,指出青铜文明中心区域往往缺乏制作青铜器的必要原料,以此促进了远距离贸易系统的诞生,同时,金属这一珍贵资源的流通也促进了社会复杂化的发展。而商文明二里岗上层时期即处于这样一个快速扩张与发展的阶段:晋南地区中条山铜矿资源的不足,或许成为了商人不断向四周扩张的主要动力。

刘老师随后总结了既往研究方法的特征与问题。高放射性成因铅是商代金属物料来源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物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仅在商时期有大量发现,且传播范围遍及商文化的整个分布区。学界目前已积累了大量含有高放射性成因铅的青铜器数据,但依据现有的考古与地质证据,尚无法确定其准确产源。刘老师认为,在高放射性成因铅溯源走入困境的今天,关注这类物料以外的商代金属流通网络,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信息。刘老师随后以商代普通铅物料、铜物料、锡物料为例向我们进行了展示。

对于铅物料,郑州商城的数据显示在二里岗下层阶段,北方地区的商人所使用的物料的铅同位素比值较低。而等到二里岗上层阶段,似乎产生了物料资源的切换,同位素数据比值较高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在二里岗上层阶段大量使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武汉盘龙城遗址小嘴地点依然沿用了低比值的铅物料,小嘴地点相对于北方中原地区的滞后性,似乎指向了金属资源回收再利用等行为。

对于铜物料,由于铜矿石经过冶炼之后往往加入来源、数量不等的锡、铅料以制作金属合金,青铜器的数据无法与各类铜矿资源的数据重叠,铜自身的铅同位素特征就已经消失。针对这一问题,刘老师认为可通过在铸铜遗址中追寻操作链前端未经合金化与混熔影响遗存开展铜物料产源研究。通过分析郑州商城南关外地点所见坩埚遗存,刘老师发现一类坩埚渣中只包含铜元素及易挥发或难还原的微量元素,种种特征指向这类坩埚仅用于粗通精炼或铜矿石冶炼。其铅同位素数据与瑞昌铜岭商代矿石和冶炼渣最为符合。另一方面,郑州商城遗址也发现有二里岗上层时期的铜硫化矿石,应该是被有意破碎、分选的原料。对铜矿石内伴生矿物进行测定,发现成矿年龄、矿物成分都与瑞昌铜岭相当——在二里岗上层时期瑞昌铜岭地区应向郑州商城运送了铜矿资源。

对于锡物料,依旧可以从南关外的坩埚材料看出一些端倪:有一类坩埚具有多次冶炼青铜合金的迹象,包含有大量的锡石结晶(锡的氧化矿物),检测出的较为异常的稀土元素特征,应与通过矿石原料配置锡青铜合金有关。这一特征具有指示锡矿料来源的潜力。

讲座最后,刘思然老师提出了总结与展望:商时期金属物料的研究模式正产生着变革,物料的流通是一个南来北往的过程,产地存在多元化,流通模式也存在多元化,矿石、金属与重熔铜器三种物料同时流通。而相对于成品,关注田野遗存中操作链前端的遗物有望对探索金属物料的来源提供更多的启示。

春秋汉淮地区铸铜业金属资源研究

张吉特聘副教授

张吉老师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春秋时代的金属物料远距离流动特征集中表现在中原铸铜(消费)与南方冶铜(生产)之间的枢纽地带——汉淮地区的青铜器上,汉淮地区铸铜遗存发现较少且不均衡,更多的研究需要借助于铜器来间接研究冶铸活动。

张老师以南阳夏饷铺墓地的材料为切入点指出,鄂国自夏饷铺M19组墓逐渐放弃了中原式的明器观念,稍晚的M16组墓则出现典型的淮水上游因素。汉淮地区青铜器在春秋早期并未如中原地区一样普遍使用低锡合金配比,春秋中期进入高锡阶段,部分青铜器群的锡含量远超正常水平。以随州义地岗枣树林墓地为例,随着有铭楚器的出现,高锡青铜器甚至纯锡器也层出不穷。反映了楚与其控制下诸侯国掌握丰富锡物料并甚至滥用的现象。

中原地区青铜器材质同样折射出锡资源丰欠的历时变化。以晋侯墓地的铜器为例,随年代变化,铜容器由锡青铜转变为含铅量高的锡铅青铜,体现了春秋初期中原地区缺乏锡资源。中原地区逐渐摆脱锡资源紧缺的情况可能和南方楚国的向北进取有关,这一进程在齐国霸业衰退后明显加快。春秋晚期以后,主要诸侯国青铜器的成分趋于稳定,铜锡配比不再与等级、器类、制作水平相关,而仅仅作为技术指标存在。在此基础上,错金、铸镶红铜等衬色合金技术出现并稳定发展。

张吉老师接着对春秋时代铅资源演替的时空规律做了探索。春秋早中期,各文化地域的铅同位素比值较为集中;春秋晚期出现了南北方铅物料的分异,南方铅物料延续此前特征,而北方则广泛应用一类可能来自中原地区的铅料。春秋早、中期是广域使用同种铅资源的时代,而春秋晚期以后发生南北利用不同铅资源铸造青铜器的现象。

张吉老师指出,这一时期的铅料有三类:A类铅和长江中游的鄂东赣北地区关系最紧密,多与铜伴生;B类铅多以铅锡合金形式呈现,与南岭北麓的湘南地区关系密切,最早集中出现在西周早中期的高砂脊文化器群中;C类铅在商末周初就被大量应用,到了春秋晚期又一次被大量应用,流行于中原及近邻地区。

春秋早期在长江下游以外的地区,铅料的使用体现广域共性,几乎都为A类铅。春秋中期原先使用的A类铅很快就被B类铅迭代,但使用范围不及前一期广大。到了春秋晚期,铅料使用的南北分野形成。战国早中期,河南西部东秦岭的C类铅迭代了前一期中原类型的铅,压缩南方铅的空间。中原的两种C类铅料同时也影响到了北方系青铜器。

长江下游地区则体现了相对独立的演变规律。尤其是以孙家村遗址为代表的皖江宁镇地区,由于域内缺乏锡矿,金属资源禀赋较差,以铜、铅、砷为主的金属物料仅在小区域内流转。春秋中晚期吴国通于中原,此后吴、越持续北上经营淮泗地区,各类常见于中原及长江中游的金属物料才纷纷涌入。据目前不多的越式青铜器检测数据推知,战国阶段江淮下游地区的物料来源相当复杂。

最后,张吉老师做了总结。先秦时期一种铅料的大范围应用会限制其他地区铅资源的开发与流通,也就是说金属资源的开采和大量流通具备排他性。对铅料时空框架的梳理有利于甄别主要铅资源的类别及兴替规律。春秋阶段汉淮及中原地区铅料存在两次显著的变化节点,第一次发生于约公元前650年前后,第二次则在公元前570年前后,有利于解决小件铜器及遗址出土铸铜遗物的断代问题。中原—长江中游构成巨大的资源流通圈,其影响范围大于传统考古意义上的文化圈。与铜资源相伴的鄂东铅通过随枣走廊进入中原,流行于春秋早期;与锡资源相伴的湖南铅由江汉平原西部进入中原,流行年代于春秋中晚期,可能分别体现曾、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影响力。两周之际,旧有金属流通网络在政治变动中受到严重冲击,在这一网络重构的过程中,长江中游的金属物料率先进入中原,保障了各诸侯国青铜礼制的需求,也与“金道锡行”等金文材料相对证。汉淮诸国掌握较为充裕的铸铜物料,并在与中原的频繁交流中接纳了青铜礼制并积极创新,从而在春秋青铜器风格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长江下游则因较差的资源禀赋而被短暂排挤出金属物料流通的网络。金属资源开发、分配及流通的视角,有利于我们长时段观察汉淮地区逐步统一于楚文化的历史进程。

张昌平老师就两位老师使用的方法进行评价。何晓琳老师探讨了田野考古工作与科技方法的结合与研究。两位与谈人均强调了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性。现场同学就高放铅、金属物料流通范围、技术流通与考古学文化面貌之间的关系等角度踊跃提问。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文字:宋雪梅、郝奕翾、葛澜卿 摄影:薛铭博)

现场部分师生合影